隨著大數據的深入發(fā)展,很多人都認為,在大數據時代下,中國企業(yè)普遍“不識數”,事實上,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不單中國企業(yè)有“不識數”的特色,這幾乎就是中國人的特色,我們似乎對數字有種天然的排斥感,大多數的中國人更喜歡用玄幻來押注未來,或者希望觀音菩薩突然就溫柔地說出下一期七星彩的中獎號碼…中國歷史上,算命先生、大法師的地位曾一度高于數學家和程序員。
好比,《人民日報》表述姚明時,常說:他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運動員,為我國籃球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值得中國全體同胞學習;而美國媒體則慣用量化的標準:姚明全勤的一個賽季,共出場82次,他在場的時候,火箭隊每100個回合的進攻中,可以多得5.6分,防守中,則會少丟5.4分,這總計11分的影響,在NBA所有球員中排名第七,于是,莫雷給了他5年7500萬的合同。雙方的論述,都是在表達姚明的優(yōu)秀,但顯然,美國的報道給人的感覺更加清晰,也更具體,這就是數字的魅力,也體現了中美媒體之間的思維差異。當然,中國的個別領域也裝模作樣地玩了一些大數據:2009年,國家統(tǒng)計局稱,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售價同比上漲1.5%,或者,每個月的CPI總是上漲一點點,偏偏煮雞蛋就從1元了漲到1.5元了,就連小米去臺灣搶購時,也敢于少了30臺,不知道大陸的數據會不會少一些呢?簡而言之,美國人迷戀數字是為了發(fā)現真相,而中國人貪戀數字,則是為了掩蓋真相。
筆者認為,大數據是一座待開發(fā)的金礦,它能夠促使中國制造、電子商務、經濟、體育的發(fā)展,但前提是,我們需要靜下新來學習技術,變革思維,還有最重要的:態(tài)度要虔誠。
星星之火,數中自有黃金屋
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在中國企業(yè)整體的數據荒原中,依然有些企業(yè)走到了前列。BAT三大巨頭,還有一些歐美企業(yè)的代工廠,都已經耳濡目染地開始了大數據的探索和實踐: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擁有上百萬的商家,消費者的購物清單,每天都會源源不斷地向云端發(fā)送數據,而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會很容易知悉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購物需求,于是,中國消費只要打開逛淘寶頁面,就會非常巧合地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個籃球,或者一盒避孕套;騰訊獲批民營銀行執(zhí)照,估計主要會面向小微企業(yè)的貸款,而QQ、微信,乃至財付通上的海量信息,也會幫助其不斷累計數據,從而更準確評估貸款企業(yè)資質,最大限度的規(guī)避風險;至于,百度搜索就更不用贅述,消費者每一次使用放大鏡,都會留下痕跡。
此外,一些與歐美企業(yè)合作的代工廠,也將受惠于大數據浪潮。一些以效率為生命的企業(yè),會在組裝線上架設上百條網線,通過掃描槍和測試設備來收集數據,監(jiān)控良率,高管們只要呆在會議室里就會知道產線的情況了。
D1Net評論:
常言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些前沿企業(yè)是引領中國企業(yè)擁抱大數據的先行者,我們的企業(yè)確實需要一場摧枯拉朽的變革,需要透明度,需要逐步降低對廉價勞動力依賴?;蛟S,在尋找新技術支持的過程中,大數據技術將會成為中國企業(yè)的好伙伴,認識到這些,就需要開始著手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