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谷歌官方博客中更新了這樣一條內容:找到你最喜愛的地點,并將其分享給朋友。這實際上就是谷歌地圖新功能上線的一個宣傳推廣,該功能允許用戶將存儲的地點設置為清單,并且把這些資料公開給朋友,關鍵在于用戶不需要打開其他通訊軟件,只用谷歌地圖就可以完成上述所有功能。
谷歌地圖還為用戶增加了三種地點標簽,分別為:收藏,星標,以及想去的地方。當然是支持用戶自己自定義標簽的,只是把默認標簽歸為這三類。以往,谷歌的用戶們通常會其他社交軟件分享谷歌地圖上的位置信息,這樣的做法也有悖于產品體驗。谷歌希望簡化步驟,并且增加谷歌地圖產品的社群化,于是就有了這樣的功能。
谷歌地圖產品經理Zach Maier說:
之前我們專心于幫助人們從A到B不會迷路,現在我們希望打破常規(guī),做一些新鮮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用戶發(fā)現了一個好吃的餐廳,他可以把這個地點納入星標,并且設置成對外公開。這樣當別人訪問該用戶時就可以看到這個星標所在的餐廳了。此外,別的用戶也可以關注該用戶,并且追隨他的足跡。用戶還能通過這個功能制作出以人為單位的用戶組分享,把多人所標記的位置共享給其他用戶。
順便一提,這些標記是實時更新的。也就是說,當你關注的某個用戶在標記地點時,你可以第一時間收到通知并查看。
地圖社群化,還是社群地圖化
某種程度上我們通常說社交軟件必須要加入地圖功能,起底微信的位置共享功能,我們看到的皆是在社交軟件中植入的那些極其不完善的地圖功能。要不然就是只能發(fā)送當前所在地,不能標志目的地,要不然就是地圖信息包滿是錯誤,甚至連一線城市的CBD區(qū)都有錯。更多情況是兩者都有。
那地圖軟件中加入社交理念就一定對嗎?那顯然也是不完善的,至少在谷歌地圖里我沒法發(fā)送表情包。當然,從合理的角度來說,地圖分享功能無疑是廣告投放的新手段。這不僅僅是為谷歌帶來廣告收益,更是為了那些網紅們。
標簽分享功能一定程度上等于“指揮”或者“模范”,相對用戶而言,他們一定會體驗他們所關注的那些個網紅所標記的地點。至少是,他們有極大可能性,如果這些網紅的標簽帶有“美食”或者“旅游”的話,這個可能性將會繼續(xù)提高。
問題則在于這種分享不是雙向的,我可以分享給你,你可以分享給我,但是咱倆之間的互動需要借助于產品本身的二級反饋。那么也就是說,即使是實時性更新,但是得到分享的用戶接受也包含一定的延后屬性。
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放在這里顯然是不對的,我就隨口一說。同時我們也能猜到,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國內擁有較為完善的地理信息的地圖軟件會在不久之后加入這個功能。他們的結果和谷歌地圖也不會相差到哪里去。
社群化請從社群出發(fā)
退一萬步來說,當一個軟件擁有完善的多種功能時,那么它必然考慮這樣一件事:單一入口。舉個例子,我登錄虎嗅的時候可以綁定微信賬號,很多網站也是如此。不過這也就成了詬病,我的微信賬號丟失,意味著我的虎嗅賬號也丟了,好家伙,那老多“嗅豆”我還等著當數字遺產傳給我孩子呢。
谷歌更是典型,而且谷歌地圖的社群化從根本角度違背了垂直細分產品之間相互獨立的初衷。我的谷歌地圖如果可以作為社群,我還要谷歌郵件干嘛?嘗試可以,但是請不要丟掉產品本質。